燃次元(ID:chaintruth)原创
燃财经工作室
作者
谢中秀赵晨希曹杨张琳
冯晓亭郭一梦杜晓玲邓双琳
编辑
谢中秀
蔬菜价格一骑绝尘。“坐标北京,9月份在每日优鲜买的西蓝花,一颗(g)才6.5元。今天打开一看,一样的品类、一样的重量,价格却涨到13.8元了。”小马不解道。
常逛菜市场的贝儿也表示:“最近菜贩翘得很。以前都是随意称重、按需买菜。现在好了,菜贩把菜捆好,要求你必须成捆买,不然就别买。”
进入10月,菜价上涨、“菜比肉贵”的消息不断传出。北上广年轻人的闲聊和社交平台的发言也关心起萝卜青菜的问题,“一斤荷兰豆15元”、“一斤菠菜12.8元”、“一根黄瓜5.5元”……成为社交刷屏句式。10月中旬,山东某火锅店贴出“因菠菜涨价暂不提供菠菜”更是将菜价飞涨送上了热搜。
菜价为何飞涨?
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蔬菜批发价格走势图显示,大概从9月下旬开始,各地蔬菜批发市场周价格指数就呈现出上扬态势。同时,多数分析和解释表示,9月下旬以后出现的北方大范围持续降雨,特别是辽宁、内蒙古、山东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等北方蔬菜产区对菜价上涨影响最大。
成都一位菜店店主就告诉燃财经,“一是前段时间雨水多淹了一些菜;二是今年气候问题,很多菜长不起来。我刚和批发商聊,他们还在说原本一亩地产颗生菜,现在一亩地不到颗。而且因为雨水多、气温低,菜长得还没之前好,产量根本跟不上。”
据燃财经不完全梳理,目前菜价上涨已经波及全国各地,北京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,以及成都、青岛等多地都传出了菜价上涨的消息。
而飞涨的菜价也影响了北上广年轻人的买菜自由。“以前买菜做饭是为了省钱,现在买菜做饭还不如叫外卖。”小马直言。除了干脆投向外卖的怀抱,还有更多年轻人连双11优惠的计算方式都顾不上了,开始做起了买菜的“数学题”。
“每天都在美团买菜、叮咚买菜、每日优鲜等几大APP上来回切换,对比菜价,寻找最便宜的买菜方式”、“我最近爱上了钱大妈,因为方便又便宜,到了晚上还打折”。也有人爱上了路边菜摊,“路边摊可以讲价。”
本期小酒馆,我们和北上广的买菜青年聊了聊,菜价飞涨的当下,北上广的年轻人都去哪里买菜。他们之中,有的人从各生鲜电商转到了楼下超市,发现超市买菜竟然更便宜;也有人买菜全靠小区附近的流动菜车,对于菜价上涨全然没感觉;还有的爱上去早市抢“促销”菜……
不过,燃财经留意到,多地表示:菜价高企的情况将会在11月中旬之前得到缓解。比如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就表示:11月,随着天气转好,广东冬种蔬菜将逐渐大量上市,全省蔬菜供应总量充足,菜价预计稳中有降。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蔬菜栽培专家李海燕也判断:再有20来天,就可以恢复到与往年持平的水平。
菠菜10元3堆,早市YYDS
贝儿
24岁自由职业者
自从来到北京,感觉一切的事物都是定好的价格,就连买个菜,大家也都不问价格直接买。初来乍到的我还会询问价格,后来慢慢也“入乡随俗”了,即使买贵了,也会硬着头皮把钱付给商家。
但这就导致我的买菜成本非常高。直到后来,我才发现合租的室友,总是每到周末早起然后拎一大袋蔬菜回来,价格也非常便宜。某一次留意了她袋子上的文字:xx市场。地图搜索了一下发现,距离我住的地方还不到1公里。
于是抱着试试的心态,我也加入了早市的队伍。去了才发现,真的好便宜。此后,我就成为了早市的忠实粉丝,每逢周末我便像是跟老年人的作息同步,早上6点起床,收拾收拾去市场溜达,买够差不多一周左右的菜。跟着大妈大爷的脚步,挑选商家是肯定不会出错,就连为了一毛钱讨价还价也是件很平常的事情。
尤其最近我还发现了早市的一个“大秘密”,就是“宜晚不宜早”。因为早市的时间一般是6-12点左右,而由于作息问题,大爷大妈们也会在早上7点之前去早市采购最新鲜的食物。
但一般到了11点,早市的摊主就会进行促卖,原价5元/斤的蔬菜,还会打5折,10元3斤的蔬菜也有,我就买到过10元3斤的菠菜。再晚一点,当早市的保安放大喇叭催促离开的时候,一些摊主更会“大甩卖”,便宜的时候,你会得到2块钱随便挑的菜叶子。
这时候的菜品质量其实不会有太大的折扣。但却非常适合我这种懒人,相比以往的6点早起赶早市,我现在更愿意睡到11点左右去赶个晚集、捡捡漏。
不过最近菜价疯涨,早市也有些涨价的苗头。我今天早上就看见一个7元/斤的生菜沙拉。有些青菜也不再能随意挑选,而是必须成捆、成堆的购买。对于我这种独居年轻人来说,过多的分量只是负担,最后只会扔进垃圾桶里。
于是有朋友推荐我一些买菜的APP。但对比来看,跟早市简直一个天一个地,比如一个西蓝花g就达到了13.5元,相当于早市里同等克数的两倍价格。于是,我还是毫不犹豫,选择了早市,挑挑拣拣、再捡捡漏,总能挑到合适的。
社区菜篮子,我的“命根子”
苗苗
25岁媒体运营
最近的菜价一天一个样。即使在下班路上,挤在地铁里也能听见有人在讨论“买不起菜了”。
但对于我来说,这种感受并不明显。因为我有驻扎在小区五六年的“移动菜篮子”,蔬菜新鲜,而且价格稳定、公道。前几天我去买菜,价格还是圆白菜1元/斤、白萝卜1元/斤、西红柿2元/斤,相比其他地方动辄十几元的蔬菜,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非常低了。
当时我还跟经营“菜篮子”的阿姨说起最近菜价疯涨的事情,但阿姨却说:“我都在这儿卖了四五年菜了,跟大家都是老熟人了,我们少赚点无所谓,大家能吃到好吃不贵的菜更重要。”令我十分感动。
图/小区的“社区菜篮子”
图/受访者提供
“移动菜篮子”的经营者是一对夫妻,他们在河北保定经营着蔬菜大棚,通过与物业协商,每周二、四、六,他们都会拉着一车菜进小区售卖。一般是从早上9:00卖到中午12:00左右,地点是楼下健身器械区的一块小空地,比起一公里以外的菜市场,下个楼就买菜的方便受到了小区居民的欢迎。
除了距离近,价格公道、稳定,“菜篮子”还把人情味做到了极致。
为了保证社区居民采购所需,两位经营者建了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