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新手妈妈到了宝宝四个月的时候,就开始琢磨着让宝宝的饮食要多样化了,但是很多专家指出,辅食只是给宝宝提供接触味道的开始,从单一到多样化转变,但是切不可操之过急,因为宝宝的消化能力发育还不全,所以刚开始给宝宝添加的辅食,建议只给宝宝小小的尝试一小口,让他试试这个味道......
第一孩子的体重已经达到出生时候的两倍;
第二孩子开始流口水,提示孩子要出牙或唾液中的淀粉酶已经发育完善,之前的纯液体食物喂养已经不能够满足他口欲期的需求,如果给他一些淀粉类的食物,他完全具备消化和吸收的能力;
第三孩子是配方奶粉喂养,奶量已经达到一千毫升,母乳喂养,每天24小时哺喂的次数已经达到8到10次以上,但是仍然感觉孩子因为饥饿而哭闹;
第四孩子已经达到4到6个月龄,是孩子味觉发育的关键期,这四项指标提示应该考虑给孩子添加辅食。
宝宝第一口辅食吃米粉,还是鸡蛋黄?
关于宝宝的第一口辅食,以前有不少家长都是给吃的鸡蛋黄,甚至早在米粉没有普及的情况下,还有一些家长喂稀饭、米糊等。
当然,特殊情况特殊对待,如今米粉方便、营养,价格也不高的情况下,宝宝的第一口辅食首选米粉。
婴儿米粉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,以蔬菜、水果、蛋类、白砂糖、肉类等选择性配料,加入磷、钙、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加工制成的婴幼儿补充食品。
要知道,市面上米粉种类较多,无论是上某宝还是到母婴用品店,光米粉种类就能让许多新手家长犯愁,到底选择哪一种米粉?
其实婴儿米粉的分类可分为即食类(产品是熟的,用温开水或牛奶冲调即可食用)和非即食类(产品并不是熟的,必须煮熟方可食用)两种。
宝宝辅食怎么吃?
由少到多,由细到粗,由稀到稠,由单一到混合。
开始添加第一种时,可以在一天之内喂食两次,连三天,在这三天之内,宝妈要注意留心观察,如果宝宝接受良好,那么这种食物进食一周后,就可以在添加另一种新食物了。
一旦宝宝出现异常反应,暂时停食,-7天之后再添加这种食物,如果同样的问题再出现,应考虑宝宝对此食物不耐受,需停止至少三个月后再尝试,以免对宝宝造成损伤,如过敏。
先添加辅食后喂奶,一次吃饱
每次辅食添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两次母乳或配方奶之前,先吃辅食,紧接着喂奶,让孩子一次吃饱。
之所以要先添加辅食,是因为要保持宝宝“饥”和“饱”的感觉。
辅食要粗细搭配,循序添加
在宝宝逐渐适应了各种食物之后,就要注意食物的粗细搭配了,这里的粗细搭配不单指粗粮与细粮的合理搭配,还包括对食物加工形态的选择。
刚添加辅食的时候,要注意哪些事情呢?
添加辅食初期还真不能随便乱来,宝宝的肠胃功能还很弱,需要大人小心呵护。
①应从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开始,第一口辅食首选强化铁营养米粉。
②如果宝宝这几天拉肚子,建议暂时延后添加。
③建议用婴儿软勺喂辅食,最好不要用奶瓶喂。
④添加辅食初期,建议先给孩子喂辅食,紧跟着正常喝奶。
⑤每种新食物第一次吃时,建议喂一勺(2-婴儿勺)就够了。
⑥一岁前都不建议辅食加盐,包括酱油、味精、醋等在内的调味品都不建议。可添加少许食用油,尽可能少糖。
孩子的辅食制作是非常有讲究的,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很关键,怎么制作就更关键。很多妈妈不会制作辅食,就按照大人的菜谱来给孩子做,导致孩子吃得不消化,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脾胃引起积食。
所以建议妈妈们在养育孩子中要学着制作辅食。这里强烈地推荐一本受到万千妈妈追捧的辅食书《每周辅食吃什么》。
这本书从宝宝六个月添加辅食开始,一直到孩子三岁的食谱都有了,并且详细到每一周每一天的食谱安排。
比如10月龄孩子一周的食谱举例,比如周一第一顿喝奶粉或是母乳加餐一块苹果,第二顿吃奶粉或母乳,第三顿吃生菜软米饭,第四顿吃母乳或奶粉加餐一个淸甜翡翠羹,第五顿吃鸡胸肉软粥,第六顿喝奶粉或母乳……
而且每一道辅食都有很详细的制作方法,比如准备的时间,烹饪的时间,难易指数,以及需要的食材,具体做法,能给孩子补充什么营养等。
除了有文字版之外,还有视频制作教程,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就可以了。
妈妈根据宝宝的月龄,选择合适的辅食来制作,宝宝也能吃得好长得快。买回来的妈妈都给了本书很高的评价,对于新手妈妈很友好。一本好书在手,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。
如何循序渐进,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,完全不用家长操心,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,家长只要跟着做,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。
0-岁的宝宝饮食,看这一本就足够了,相当于请了一位专业营养师。价格也不贵,只要69元,就相当于请了一位专业“营养师”回家。
有了专业人士助力,就算是新手爸妈,也能让辅食添加变得得心应手。点击下方商品链接,即可购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