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菜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化学原料药肝素单月出口数据高光难改行业颓 [复制链接]

1#

化学原料药:肝素单月出口数据高光 难改行业颓势


医药生物    事件:2014 年9 月,肝素出口数量13.78 吨,同比增长76.08%,环比增加92.99%,平均出口价格5206.98 美元/kg,同比降低23.93%,环比降低1.84%.    2014 年 月,甘肃出口量80.35 吨,同比增长7.43%,平均出口价格5732.80 美元/kg,同比降低0.15%。    简评.    2014 年9 月当月肝素出口量高达13.78 吨,是单月出口历史最高量。为判断这种现象是肝素行业扭转颓势的转折点,还仅仅是昙花一现,我们对肝素行业进行了重新的梳理。    产业上游--供给充足、采购分散.   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,世界50%的主猪肉生产来自我国,2013 年,我国生猪出栏量已达7.1 亿头。虽然我国生猪出栏量很高,但生猪养殖仍处于小、散、乱的状态,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是推进现代畜牧业的重要举措。产业链源头的分散化导致我国屠宰加工业集中度较低,前三强企业(雨润、双汇、金锣)合计市场份额仅13%左右。肝素产业上游生猪养殖与屠宰企业的分散,增加了原料采购的难度与波动性,猪小肠资源利用率(用于提取肝素的猪小肠数/总猪小肠数)仅70%左右。    产业中游--依赖出口、产能巨大.    由于欧美国家是全球肝素药品最主要的消费国,并且肝素制剂和低分子肝素药品生产企业多为欧美跨国药企,因此长期以来,欧美一直是我国肝素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。海普瑞等上市公司募投项目,将于 年间达产,预计2015 年国内肝素产能将高达40 万亿单位,相应生猪需求量达11.1 亿头,与2015年预计生猪出栏数量7.9 亿头相比,仍有较大缺口。    产业下游--仿制冲击,口服崛起.    低分子肝素制剂专利药陆续到期,仿制药陆续上市导致激烈的价格竞争,势必将会继续压缩肝素原料药的出口价格。同时,以利伐沙班、达比加群酯等为代表的口服抗凝药正在迅速崛起。    产业下游肝素制剂,受到价(仿制药)、量(口服抗凝药)的双重冲击。    我们认为:短期在口服抗凝药专利到期前,国内肝素企业可以通过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,求得一时安稳;而长期发展,谋求业务转型是唯一出路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